文苑擷英
堅冰覆北海 我心如傲梅——讀《毛澤東自傳》有感
發(fā)布時間:2025-10-20     作者:白雪茹     文章來源:涇久公司     瀏覽量:2   分享到:

201760954282161478.jpg

最近陰雨連綿,不見日頭,洶涌的洪水更添幾分不安。就在這樣的時刻,我重讀《毛澤東自傳》,意外捕捉到此前忽略的一句話 ——“北海上還結(jié)著冰的時候,我看到了潔白的梅花盛開”。

毛澤東同志的話語從不是晦澀的宣講,總是這樣簡單易懂,卻自帶穿透人心的力量,讀來便覺振奮。他身上那份樂觀與堅定,仿佛從未被困境磨損。即便在人生或事業(yè)跌入低谷時,只需讀幾句他的文字,原本低落的情緒便會慢慢消散,很快重新找回信心、燃起斗志。

起初,我總不解:聯(lián)系他當時的處境,為何他總能對革命未來抱有十足樂觀?為何無論遭遇多少挫折,都始終堅守著革命必勝的信念?他的人生從不是旁人眼中 “平步青云” 的坦途,反而滿是斗爭與起落 —— 喪妻喪子的錐心之痛、惡病纏身的折磨、曾遭受的錯誤批評與排擠…… 這些事里,任何一件都足以壓垮常人,可他從未停下腳步,始終揣著理想堅定前行。直到后來對他的經(jīng)歷與思想有了更深的了解,這個疑問的答案才逐漸清晰。

想要真正理解毛澤東同志的樂觀,甚至讓這份樂觀融入自己的心態(tài),不大量閱讀他的文章是做不到的。在我看來,他的樂觀并非憑空而來,而是源于三點支撐:

他學識淵博,對歷史、社會、人性有著廣泛而深刻的認知,這為他看問題提供了廣闊視野;他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遠超表面,能精準把握其核心要義,為分析形勢提供了科學方法論;無論面對怎樣復雜的時局,他都能結(jié)合學識與理論,對現(xiàn)狀做出透徹分析,看清隱藏在困境背后的趨勢。

讀懂了這份樂觀的根源,再結(jié)合他的文章與真實史實,我漸漸有了新的思考:他眼中 “革命必將成功” 的判斷,并非早已注定的 “既定事實”;恰恰是因為有了他這份樂觀與堅持,有了基于這份信念的行動,才最終促成了后來的勝利。

我始終覺得,在心情低落、感到迷茫、難以前進的時候,讀一讀毛澤東同志的文章是極好的選擇。他的文字里藏著幽默與智慧,對事物的比喻總能一針見血、貼切生動。革命低潮時,他將紅色政權(quán)比作 “星星之火”,點明 “可以燎原” 的趨勢;面對強大的反動派,他又將其喻為 “紙老虎”,戳破表面的威懾。他總能從看似弱小的革命力量里,看到改變中國的希望;也能從敵人的 “強大” 表象下,看清其必然失敗的本質(zhì)。這份看待事物的視角,對我們審視自我、面對困境同樣有啟發(fā) —— 既不妄自菲薄,也不畏懼強敵。

更重要的是,毛澤東同志不僅有樂觀的心態(tài),更有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。面臨困難時,他從不是盲目行動,而是先對客觀情況做扎實調(diào)查,再基于調(diào)查結(jié)果分析評估,最后制定行動方案;過程中還會根據(jù)實際條件的變化,及時調(diào)整策略。如果能將這套方法作為行動指南,我相信再大的困難也能逐步化解,時局總會向好發(fā)展,我們也能始終保持樂觀的心態(tài)。

就像眼下連綿的陰雨,就像北海的堅冰,終有散去、消融的一天??床灰娙疹^的時候,不妨沉下心來蟄伏蓄力,相信削云薄霧之后,陽光終將重新照耀大地。而我們,也能如寒冬里的梅花,在困境中保持本心,待時機到來時綻放力量。